Published in融聲創意 ZONE SOUND無障礙數位樂器(ADMIs)的應用與發展:藝術共融下的音樂未來音樂本應是所有人共享的藝術體驗,但傳統樂器和音樂科技的門檻往往讓許多身心障礙者難以參與。隨著共融(Inclusion)和平權(Equity)價值的推廣,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平等且自主地參與音樂創作,成為當代藝術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。Mar 20Mar 20
Published in融聲創意 ZONE SOUND《潮濕的共鳴》空間聲音裝置如果說《溯源計畫》是通過尋水查訪及共學走讀來開啟對話,那麼《潮濕的共鳴》則是在此基礎上延伸的個人創作,轉化我在汐止生活的切身體驗與觀察。長期居住在潮濕多雨的環境中,濕度逐漸成為日常的核心體感經驗。在汐止住所裡,多台除濕機日夜運作,除了每日都要倒掉集水箱中的水,還得應對不時發生的房…Dec 16, 2024Dec 16, 2024
Published in融聲創意 ZONE SOUND水圈速寫1:《溯源計畫》的水文探索實踐遷居汐止多年,我卻對這塊土地相當陌生。每當提及汐止,與許多臺灣人一樣,我腦中浮現的總是那段水患頻仍的歷史。聽聞此地舊名「水返腳」,昔有煤礦、茶葉等產業榮景,但這座城市的現代面貌卻與其歷史斷裂開來,僅存的遺跡和地名仿若成了歷史的幽靈,突兀地矗立在迅速變遷的環境之中。Nov 30, 2024Nov 30, 2024
Published in融聲創意 ZONE SOUNDThe Romanticism of One-Way Transmission 單向傳輸的詩意傳遞寫於《我們把它都裝在一個盒子裡|Put ’em in a Box》展覽Jul 30, 2024Jul 30, 2024
美國 18th Street Art Center 駐村經驗分享2022年夏季,隨著台灣疫情政策逐步鬆綁,我有幸獲得台灣文化部支持,來到美國加州的聖塔莫尼卡(Santa Monica),展開為期三個月的藝術家駐村計畫。這次的駐村地是歷史悠久的18th Street Art…Apr 20, 2023Apr 20, 2023
Published in融聲創意 ZONE SOUND打造比人類更多的科幻太空未來原型 (Prototyping A More-Than-Human Sci-Fi Space Future)《與細菌混了3000年》創作計畫回顧Jun 10, 20221Jun 10, 20221
Published in融聲創意 ZONE SOUND當科幻成為現實- 太空探索中的藝術及創意實踐「我們的目標是在太空探索前沿推動創新,從「太空生命」的聖杯到「開放太空」的廣泛社會參與。人類正站在星際文明的尖峰上,太空將是我們下一個偉大的疆界。「打造星際生活」的機會在向我們招手 — 我們的集體創意致力於將科幻文本變為現實。」– Ariel Ekblaw…Mar 30, 2022Mar 30, 2022
Published in融聲創意 ZONE SOUND太空如何成為藝術?太空發展的別樣過去及未來「天文的藝術家將始終走在探險者之前,因其能描繪那些人們永遠無法親眼目睹的場景 — 可能充滿危險,或是在時間與空間上過於遙遠。」 — 亞瑟·克拉克 (Arthur C. Clarke)[註1]Oct 21, 2021Oct 21, 2021